您的位置:首页 >小小探秘者>详细内容

大二班

家教文章:给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2-22 10:33: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幼小衔接的过渡时期,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把初入小学的孩子引上学习文化知识之路,使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呢?作为启蒙老师,家长只有用心领会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他每一次的学习过程情况,才能更加合理地调整好孩子的学习计划,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注重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在学习“高压政策”下,孩子只能是紧张和无所适从,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因素,是学习的一种缺失。因此,为了让孩子爱上学习,家长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注意开发学习内容本身所蕴含的快乐因素,比如,教孩子认数,就有很多很好的办法,“1”像筷子,“2”像水中游的鸭子,“3”像秤钩等等:二是注意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外部环境,让孩子在玩中学,孩子在玩中既可以学习生活技能、交往技能,还可以学语言文字、文化知识。家长要注意适时调整孩子的学习方式,多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竞赛小活动,激发和提高孩子的参与度,在愉快的学习情境中不断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和智力发展水平,从而实现人文化的教育理念。 
  学习内容要符合孩子的最近认知发展区 
  上小学后,家长要按照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配合学校进行家庭指导。从认知角度来说,孩子在学校的知识课程一般遵循螺旋式发展的规律,注重前后衔接;所以家长在家庭辅导的具体内容上,应简明易学,相互呼应。具体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练习方法,其原则就是要靠近孩子的认知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比如,教学汉字,首先得认识偏旁部首,然后再学一些简单的合体字,孩子就会明白:原来许多汉字就是这样巧妙地“组成”的,其学习领悟能力得到发挥,识字水平自然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重视孩子对学习过程的参与,适当忽略学习的结果 
  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激发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就是成功。家长要积极提高孩子的动手、动眼、动口能力。忽略学习结果,并不是不要结果,而是针对幼儿不成熟的心理品质的特点,强调不要过分地渲染其结果的重要性,或者说不要简单地只用结果来计较得失,以避免给孩子造成学习焦虑症。参与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只要孩子肯参与,能参与,成绩自然会提高。 
  重表扬轻惩罚 
  作为家长,首先我们要摆正两种心态:一是始终要把对孩子的鼓励作为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根本动力因素。人是有感情有自尊的,特别是孩子,更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理解、支持和关爱,从中明白自己该怎么做,获得迎接挑战、战胜困难、迈向成功的勇气。鼓励是最好的老师,要学会欣赏孩子,一句恰当的激励语,胜过一百句批评话。二是给孩子的“惩罚”要少用慎用。在有必要对孩子的一些失误作出惩罚时,一定要适度,惩罚时要有理在先,惩罚过程中要能让孩子懂得你是真正为他好。适度的惩罚会使孩子收获教训,从学习上来说,可以矫正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改掉不良学习方式,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让批评和惩罚变得有积极意义,才是教育的目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