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讲卫生的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会使孩子的一生受益。而且生活中大部分疾病,都与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婴幼儿期的孩子皮肤娇嫩,如果不注意卫生,容易引起过敏等皮肤问题,造成不适。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懂事之后就很容易养成勤洗手、不吃脏东西的好习惯。培养孩子形成爱清洁的习惯,可以使其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有助于形成爱劳动和独立做事的好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卫生习惯?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1.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要想使孩子德智体美四项全能发展,首先就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才能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发展孩子的德智体美,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2.有助于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养成
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我们可以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喝水之前冲洗一下杯子。与此同时还要勤洗脸、勤洗手,这样既养成了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有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养成。
3.有助于孩子预防疾病
保持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地规避一些疾病的发生。大家都知道,孩子外出回家后,身上衣服上都携带了很多的灰尘,这些灰尘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孩子免疫力低下,很容易病菌入侵,患上疾病。市疾控专家建议,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家长尽量不要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并注意孩子的营养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降低。这样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如何培养卫生习惯
.勤洗双手
孩子处在成长的阶段,对外界的许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喜欢直接用手去接触去体验,这样的话,双手经常就会弄得脏兮兮的。如果用手去揉眼睛,会引起眼部感染;用手直接抓东西吃,就会“病从口入”,各种细菌进入腹中。
所以当孩子拿起碗筷吃饭时,一定要及时表扬他,并且养成饭前便后主动洗手,饭后漱口的习惯。
2.勤洗澡
孩子又活泼好动,出汗量大,需要做到洗澡换衣。
3.早晚刷牙洗脸
孩子在两岁时应该用凉水漱口,等到年龄大些,三四岁的时候让其饭后漱口,开始学刷牙,家长应该早晚各教一次。教会孩子刷牙时顺着牙缝上下刷,由内侧到外侧。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庭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喜欢模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一个好习惯能极大地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所以说,父母应是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榜样。
浦园路幼儿园保健室(宣)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