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并行,健康加分
身心并行,健康加分
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提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儿童心理发展的状况,不仅仅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而且是衡量其健康的一个重要依据。一个健康的儿童,不仅要没有疾病,体格健壮,还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去参与学习与生活。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普及儿童心理保健知识变得尤为重要。幼儿园的儿童正处于学龄前,是心理发展的早期,也是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发展的萌芽期。这一时期的儿童神经系统的生理发育特点是,体格发育呈缓慢而平稳的增长态势,而神经系统发育较快,大脑重量增加,大脑皮质细胞的分化基本完成,神经纤维已形成髓鞘化,这一切都为大脑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心理活动的日趋复杂化增强了生理基础。随着大脑的发育,大脑的机能日趋完善,大脑皮层与皮质下中枢的联系日益巩固,使大脑皮层对机体各器官的调控得到加强,同时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机能也不断加强,但抑制机能仍很差,兴奋过程占优势,表现为儿童容易兴奋、好动。这时,儿童进入幼儿园后,逐渐学会服从集体,开始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但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和大家聊一聊夹腿综合征。
夹腿综合征常表现为儿童在入睡前或睡醒后用手抚摸生殖器,有的表现为用椅子角、床沿边等突出部分摩擦生殖器,有的表现为两腿交叉内收进行摩擦动作,同时伴有面色红、出汗、两眼凝视、阵发性身体扭转、呻吟等症状,出现快感后感到彼乏、思睡,这种现象称为夹腿综合征,很多幼儿从小婴儿时期就出现此类症状。
发生原因:
1.局部刺激:家长对孩子腿部、会阴区的刺激过多,包括清洁护理擦洗过频;男童有包茎,女童阴道有炎症、滴虫、阴部湿疹、蛲虫感染等刺激,引起手淫行为。内裤过小、过紧也易引起。
2.心理因素:因环境不良,教育不当,儿童情绪紧张,常常将摩擦生殖器的方式作为消除自己情绪焦虑的一种手段,个别儿童因缺乏母爱或遭受歧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通过自身刺激来发泄等。如果父母或老师对其进行惩罚、恐吓,儿童更会焦虑,症状会更加频繁。
3.缺钙导致的交感神经应激性增强。
干预措施:
对待这样的幼儿应通过心理疗法来使其缓解,父母和老师要和蔼可亲,耐心、细心地了解和找到诱发因素。
首先,注意让幼儿在睡前适当活动,养成定时作息的好习惯,不要过早让孩子上床,等到其很瞌睡时再上床,入睡时不要将手夹在两腿间,醒后立即起床,以减少幼儿“夹腿”发生的机会。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平时衣着应宽松,尤其是裤子不能过于紧身,家长要注意幼儿会阴部卫生,去除各种不良刺激以减少摩擦。如果是因生殖器局部疾病或患儿有蛲虫、湿疹等而引发的,应及时到医院治疗,消除诱发因素。另外家长还要注意给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充分的温暖和爱抚,平时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尽量减少一个人玩耍的时间。当发现小儿“夹腿”动作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时应设法转移其注意力,尽量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而不要刻意去提醒,更不要责骂或惩罚,家长可装作若无其事,没有看到,将小孩抱起来走走,或给一些对小孩具有更大吸引力的玩具、卡通片等,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通过上述方法依然没有效果者,应该及时到医院看医生。
接下来我们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幼儿性教育相关的知识:
性卫生习惯的培养:
培养儿童性卫生习惯可以减少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儿童要勤洗澡、勤换内裤,女童要每晩用水清洁会阴,保持外生殖器官的清洁卫生。阴茎包皮过长的男童要注意包皮内藏纳的污垢,如不能翻开清洗,可尽早行手术治疗。内衣应宽松、柔软、清洁。女童尽早穿封裆裤。
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卫生条件,严格做到儿童用品专人专用。儿童5岁前和家长分床睡,5岁后和家长分房睡。3岁后大小便用蹲式厕所,对儿童玩弄外生殖器的不良习惯要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否则易由于不洁引起性器官感染。
性不良行为的干预: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其不良性行为是无意识的,大多与不良影响和好奇模仿有关。性教育的原则是分散注意力,教育方法切忌简单粗暴,不可大惊小怪地指责或嘲笑,甚至歧视,否则会使之心理压力更大,不利于不良行为的纠正。
纠正的方法:
第一,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在教养活动中要多注意观察儿童的行为,发现异常行为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不能频繁地提醒。日常教育活动应尽量安排得紧凑些,转移他们对这方面的注意力,使异常行为渐渐淡化,以至完全消失。
第二,家园教育要互相衔接、紧密配合。不让儿童看“儿童不宜”的影视节目。关键还要培养儿童按时作息的好习惯,“上床就睡着,睁眼就起床”,不给不良性行为发生的机会和时间。对有性关注行为的儿童,家长可以让儿童很瞌睡时再上床睡觉。
第三,改善居住环境和条件,有利于预防和纠正不良的性行为。儿童和父母同床共寝是激起儿童好奇、空想的祸根,应尽早地让儿童拥有自己的卧室,独睡一床,可避免因过早窥视成人性活动而产生模仿,杜绝以后性犯罪的隐患。
第四,生理性疾病所导致的性不良行为,只有在确诊并矫治后才能消失。应检查儿童肛门、会阴有无感染性疾患,如寄生虫、细菌感染引起的瘙痒和不适。男童包皮过长,藏纳污垢,易致龟头充血而发炎。还有因儿童穿着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内裤过小过紧,牛仔裤、裤袜包裏太紧,刺激阴部充血引起冲动与不适,都是诱发某些不良行为的病因。经过适当的纠正和治疗,不良性行为会改善或消失。
第五,教育幼儿避开异性长辈的抚摸亲吻,尤其要告诉幼儿身体有几个部位是不能碰的,如遇到隐私部位遭碰触的情况,要大声呼叫,挣扎跑开。
让我们携手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孩子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
浦园路幼儿园保健室(宣)
20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