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疱疹性咽颊炎
如何预防疱疹型咽峡炎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疱疹性咽峡炎又进入了高发期,这种病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容易在儿童间传播、带来口咽不适的同时,还可能转为重症,严重时影响生命,如何应对这麻烦的疾病?疱疹型咽峡炎预防小贴士,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它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小婴儿因咽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① 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②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③ 水疱期2 - 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④ 溃疡期 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⑤ 全身和咽部症状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个别患儿(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症状严重,发病期间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还有几种感染性疾病也会出现疱疹,容易与疱疹性咽峡炎混淆,比如手足口病、麻疹、水痘。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没有相应的疫苗,关键要做好预防工作:
❶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❷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❸ 居室多通风,在疾病高发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❹ 孩子被褥及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❺ 6月龄-5岁的适龄儿童可接种EV71灭活疫苗(但请注意,不同疫苗产品的适种年龄略有不同),预防由EV71病毒所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减少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浦园路保健室宣
20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