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园共育>家长学校>详细内容

家长学校

如何增强幼儿入园后的自理能力(小五班)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2-01 11:54:06 浏览次数: 【字体:

1.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长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对孩子也是百依百顺。比如饮食方面,许多的孩子都是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挑食的现象非常严重。进入幼儿园以后,家长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故事等方法让幼儿了解吃蔬菜的好处,必要时带幼儿到厨房参观爸爸妈妈是怎样为小朋友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也可以带幼儿到菜场一起买菜,激发幼儿对蔬菜的食欲。

  还可制作“不挑食的好宝宝”的评比栏,鼓励幼儿不挑食,尽量把饭菜都吃完,不要剩饭、倒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午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下午孩子是否有精力参加活动。曾经有个小班的小女孩因为没有睡午觉,下午吃点心的时候竟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所以一定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首先要给幼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午休环境,比如:可以给幼儿放轻音乐,让幼儿在优美、舒缓的音乐中安睡;其次要安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安静、愉快的进入睡眠状态。

3.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习惯。

 小班幼儿的抵抗力较差,也比较容易被传染,所以要把好盥洗这一关,防止病从口入。可以把洗手的顺序编成一个儿歌教给幼儿,先引起他的兴趣,他们就非常喜欢洗手了。

4.培养幼儿良好的排泄习惯。

  教过小班的老师都知道小班幼儿经常有尿裤、拉裤的现象。这就需要与家长配合,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排泄习惯。

5.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较差,所以当老师面对三、四十个孩子时就有点手忙脚乱。比如大多数幼儿不会穿鞋,老师就要一个个的穿,既耽误许多时间,老师还特别的累。

 如果让幼儿学会自己穿鞋,既让他学会自己动手,又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因此一定要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随着天气的日渐寒冷,幼儿的衣服穿的越来越多。进教室要脱外套,出去做操、户外活动要穿外套。

 想要尽快的管理好孩子就应先教会孩子们学会自理,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忙的头重脚轻,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习惯,不仅仅是对其现在有好处,也对孩子的将来有很大的益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