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的模样>教研活动>详细内容

教研活动

教师先放手  跟着孩子走
——南京市幼教游戏教研组莅临浦园路幼儿园观摩游戏活动报道

来源:浦园路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4-11-25 17:45:35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精神,进一步提升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的质量,有效提高教师游戏组织及游戏研究的能力,2024年11月22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邱学青教授、南京市教研员俞洋老师及原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幼教研训员李宗玉老师携南京市游戏教研组成员,前往南京江北新区浦园路幼儿园开展以“教师先放手 跟着孩子走 我们跟着教师走“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金琴华老师主持活动。首先,两位老师分享了《你会和孩子聊天吗?——儿童游戏中的倾听和回应》中的案例,崇文幼儿园王丽老师分享了大班皮影戏《嫦娥奔月》的故事,通过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教师基于问题顺藤摸瓜,引导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助推游戏情节发展及幼儿经验的提升;瑞金路幼儿园童玉娟老师的案例《巧设问题,助推游戏——拖鞋换扇子》则是向我们诠释了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巧问问题,挑战幼儿经验促进幼儿发展的聊天策略及重要性。

  随后,市游戏组老师们分成小、中、大三个观摩小组来到室内与户外,走进孩子们的游戏现场。小三班的徐薇老师重点指导“娃娃家”游戏,孩子们做饭、喂宝宝等,呈现出自由、愉悦的游戏状态。中五班郁娟老师组织了“快餐店”的班级角色游戏,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扮演收银员、厨师、服务员的角色,制作食物、推销美食等,娃娃家幼儿自主选餐,俨然是个忙碌的快餐店。大班汤梦莹老师以“小小社区”为主题,引导幼儿将幼儿园的户外生态环境与角色游戏相结合,开展烧烤店、医院、娃娃家等游戏,游戏间的幼儿联动,使其获得多元体验。

  观摩活动后,市游戏组老师们分组针对所观摩的活动进行了研讨,运用“3-M互动观察法”观察、分析幼儿行为,与组织游戏的教师共同探讨,反思材料提供、空间设置与幼儿经验生长的联系,对于角色游戏中教师如何与幼儿聊天、游戏材料如何提供、空间如何利用等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在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幼儿的经验提升做了重点关注。

  研讨结束后,邱学青教授、俞洋老师、李宗玉老师以及金琴华老师分别对小、中、大班的游戏进行了专业的点评。邱学青老师抛出问题“为什么让孩子玩游戏?”引发教师思考,提出要有效与幼儿进行聊天,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给予有效的回应与支持。俞洋老师谈了自己的感受,每个游戏现场都是可贵的,我们要基于活动现场做真教研。李宗玉老师以生动的案例分享,诠释了游戏中师幼共同探究、教学相长,游戏指导应当紧密贴合幼儿的既有经验,巧妙地融入新元素,促进他们的成长。金琴华老师鼓励教师们要学会和孩子聊天,先了解、观察、判断幼儿真实的想法、兴趣,弄清幼儿的经验在哪,渗透教育的目的、意图,助推幼儿经验的提升。

  每一次观摩,都是互相交流的契机。此次教研活动,我们不仅惊喜地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的专注、思考、坚持、合作,更看到教师们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在逐步改变,进一步理解儿童游戏的本质,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促进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

5728191056184d7bb58341fdfef52b8b.jpg

caff5b1be7c44846886ae09f7963db2d.jpg

23b880d6f03640a5b194e442678ed3dd.jpg

5241d855d44140779e4ad859d2ac9ef8.jpg

【打印正文】